北京考试报讯(记者 刘海燕) “我的孩子没通过三一考试,可他觉得考得很好,这是怎么回事?”“考试失利后,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孩子是哪方面存在不足啊?”近日,一些考生和家长致电本报,希望了解三一考试失利的原因,以便有针对性备考。三一考试的张考官指出,考生没能通过三一考试,失利原因主要是在语言应用能力、语言质量两方面不足。
张考官提醒考生:“三一考试语言应用能力要求随着级别提高而增加。如果考生认知水平较低,对高级别考试的语言要求就难以理解,通过考试就比较难。比如七级考试要求考生掌握虚拟语气,年龄太小的考生是很难理解什么叫虚拟语气的。”语言应用能力要求随级别提高而增加的同时,考生要和考官交流的话题也越来越抽象化,比如规章制度、罪与罚、死亡等,年龄小的考生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等方面受限,与考官就这些话题展开讨论有一定的难度。一些考生和考官交流时,由于没有充分理解交谈的话题,或者不能听懂考官的提问,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背诵现象不能真正做到与考官的交流。
有的考生参加三一考试时,虽然展现出了一定的交流能力,比如能理解考官的问题,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,但在语言质量上存在较严重的问题,从而影响了考试成绩,这是造成考试失利的第二方面原因。比如4级考试有关于旅游的话题,考官问:你去年去什么地方度假了?考生答:“I by train to go to Hainan. ”这种答题不仅是按汉语思维答题,没有摆脱母语干扰,而且最基本的主谓宾搭配都有误,也没有体现出正确的时态。再比如:有的考生将发生在过去的“购买”说成“buy”而不是它的过去时“bought”。以上错误都是语言质量差的表现。
三一考试级别越高,考官对语言错误的容忍度越低,语言质量越差,成绩越低。“三一考官根据四方面给考生打分,分别是交际能力、语法、词汇、发音。如果考生的交际能力差、语法有误、发音平淡像是在背诵式演讲、词汇掌握匮乏甚至词不达意,这种较差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质量是肯定得不到好成绩的。”
张考官提醒考生,要想在三一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,就要尊重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,仔细研读考试大纲,掌握各级别要求,提高语言应用能力,并在平时勤学苦练口语表达,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,从而提高语言质量,这样取得好成绩就水到渠成了。如果急功近利,想通过死记硬背所谓的答题要点通过考试,是不可能顺利达到目的的,因为考官会想方设法考核考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级别的总体要求。此外,考生也应把参加考试的重点放在提高英语口语表达上来,证书中的“A”和“B”分别表示“优秀”和“良好”,“C”和“D”分别表示“及格”和“不合格”。考生即使取得了“C”的成绩,仍在语言质量的一、两个方面需要较大的改进。因此还需勤学多练、继续提高,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摘自考试报